疏秀润丽,韵味独具(2)艺术评论

书画纵横 / 曹建 / 2013-04-19 17:47

先生书法,初从《史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、《乙瑛碑》、《曹全碑》等隶书碑刻入,尤于《曹全碑》用功甚勤;楷书从虞世南、??遂良等疏秀润丽一路下笔,奠定先生书法格调;篆书从邓石如入门,叩问李阳冰,上溯两周金文;行草涉猎二王一路帖学,加以计白当黑之妙。观其书作,大多以一“韵”字统摄:其一,反映在用笔上,强调中锋,但又不绝对舍弃侧锋。秦先生认为,中锋、侧锋之分非笔尖笔腹之别,使一支笔为整体,用笔尖笔腹均是中锋。可见之先生书作,常常以线条之圆劲见长。其二,结体取纵势,行书常于整体收放中荡出随意的线条,大有《瘗鹤铭》和黄山谷书法中宫收紧的特点,增加韵味。其三,整体章法取疏朗布局,行间距明显,大有董其昌疏淡格局,更添韵致。三者之外,于书写内容的斟酌上颇费工夫,以诗词增其韵味。分析诸体,又略有区别,其隶书用笔沉稳,结体优美,于厚实中寓一“韵”字;行草则于飘逸飞动之中自具韵味;篆书内敛,须细品才知其味。先生之书,实际包容他的各种修养,所以即使圈外人士也会褒赞其“味道”。正因如此,先生门前,车马常盛,各地求字问学者络绎不绝。近些年来,先生作品影响日广,见于黄陵碑林、翰苑碑林、笔架山摩崖、谭嗣同纪念馆、刘光弟纪念馆、梁漱溟纪念馆、张仲景纪念馆、张自忠纪念馆、《中国当代名家书画篆刻》等等,凡数十百幅,其他公私藏家珍藏者不计其数。

创作之外,先生于书法教学用力亦多。自1987年西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,先生一直担任《书法理论》教学,极大地推动了西南师范大学书法教学,为培养书法人才作出了贡献。其奖掖后学,鼓励学生,多见其诚,如《题黄任重北宋拓本石鼓文摹刻展览》诗:“本真重现歧阳鼓,黑石新镌格最高”,对黄任重兄重缀重刻石鼓文多所肯定。《赠李伟鹏》诗:“大风将起垂天翼,鲲化于今识未曾?”期望与鞭策同在。诸如此类,受其教诲者每不敢懈怠,惟恐有负于先生。

行文至此,望望窗外,绿荫掩隐中的秦效侃先生住所近在咫尺。这窗外的小雨啊,是否又撩拨了诗人的心思,激发了书家创作的欲望?

和这小雨一样,我们期待着秦先生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,愿先生诗思泉涌,笔锋更健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
1 见秦效侃《未花集》,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序。

2 同上61页。

3 同上270页。

4 同上336页。

5 参见沙孟海《沙孟海论书丛稿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,223页

6 同1,336——337页。

7 参见季伏昆编著《中国书论辑要》,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,365页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作者:西南师范大学 曹建)

 

书画纵横网(www.8mhh.com)尊重原创作者及版权,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。
阅读延展

2013/0417/1366181853391.jpg

曹建

曹建,1968年生,别署曹健,字尚游,号嘉轩,四川仁寿人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重庆市...
热文榜单

1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