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王羲之此顷从王廙学书。按:王僧虔《论书》曰:“王平南廙是右军叔。自过江束,右军之前,惟廙为最。画为晋明帝师,书为右军法。”庾肩吾《书品》称:“王廙为右军之师。” 王羲之书法之师,一般认为是卫夫人。然王氏乃书法世家。王廙在东晋初年最为著名,王羲之于书法在受益意义上的师承,当在王廙。至于卫夫人。仅是“少尝师之”而已。
●王敦谓羲之曰:“汝是吾家佳子弟,当不减阮主簿(阮裕,字思旷,时为王敦主簿)。“阮裕时有重名.亦目王羲之与王应、王悦为“乇氏三少”。
●王羲之祖母卒,王廙去职守丧.按:王廙母与元帝母为姊妹,廙乃元帝姨弟。
公元318年[戊寅] 太兴元午 十六岁
○三月,晋王睿即皇帝位,是为元帝。王廙作《中兴赋》上奏。
○庾亮善谈老庄。太子绍与为布衣之交,元帝器重亮,聘亮妹为太子妃。
○四月,拜王敦侍中、大将军、江州牧,王导骠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
○七月,汉刘聪卒。
○十一月,加大将军王敦荆州牧。敦固辞,乃听为刺史.
公元319年[己卯] 太兴二年 十七岁
○三月,元帝立郊丘于建康南郊,行祭祀礼。
○王敦自恃有功于元帝.且宗族强盛,日见骄恣。元帝畏而恶之,乃引刘隗、刁协等为腹心。
○江东大饥,诏百官上封事。益州刺史应詹上疏曰:“元康以来,贱经尚道,以玄虚弘放为夷达.以儒术清俭为鄙俗,宜崇奖儒官,以新俗化。”
○刘曜迁都长安,改国号为赵.史称前赵。
○石勒自称赵王。建都襄国.史称后趟。
公元320年[庚辰] 太兴三年 十八岁
○二月.河南之民相率归附司州刺史李矩。洛阳遂空。
○闰三月,以尚书周顗为尚书仆射。
○六月,前趟刘曜在长安立太学。选民之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。择儒臣教之。
○王廙服阕,拜征虏将军,进左卫将军。
○司马昱(道万.元帝少于)生(一372)。
○谢安(安石)生(一385)。
○郗昙(重熙)生(一361)。
○王廙书《祥除帖》。按:即王廙服阕后上元帝表.收刻于《淳化合帖》卷二,楷书。
公元321年[辛已] 太兴四年 十九岁
○七月.以王导为侍中、司空、假节、录尚书事、领中书监。
○王敦与刘隗、刁协构隙,故元帝亦疏忌王导。
○王棱为从兄王敦所害(?一)。按:王棱知从兄敦有罔上之心.日夕谏诤,每言苦切。敦不能容,潜使人害之。据《晋书》所记.当卒于王敦作乱之前,故系于是年。
○九月.豫州刺史祖逖(士稚)卒(266一)。按:祖逖见北伐无望。感激病发,卒于雍州。
公元322年[壬午] 永昌元年 二十岁
○正月,王敦以诛刘隗为名。举兵于武昌。东进建康。元帝大怒,敦兄光禄卿王含乘轻舟逃归于王敦。
○二月.元帝征刘隗、戴渊入卫建康。刘隗劝帝尽诛王氏,帝不许。
○封皇子昱为琅邪王。
○王导率其从弟中领军王邃、左卫将军王廙、侍中王侃、王彬及宗族二十余人。每日诣台待罪。
○三月。以司空王导为前锋大都督。加仆射周顗尚书左仆射,领军王邃尚书右仆射。
○四月,王敦据石头城。元帝遣王廙至王敦处晓喻朝廷旨意.制止作乱。王敦不从。留王廙.为平南将军、领护南蛮校尉、荆州刺史。
○王敦师还武昌。将帅岳牧皆出其门。
○七月,充州刺史郗鉴自邹山退屯合肥.乃征拜尚书。以疾不拜。
○下邳内史王邃为征北将军、都督青、徐、幽、平四州诸军事。镇淮阴。按:《世说新语》赏誉第八注引《王邃别传》载:“邃字处重,琅邪人.舒弟也。意局刚清.以政事称。累迁中领军、尚书左仆射。”邃、舒皆王敦从弟。
○十一月,元帝卒(276一)。太子绍继位.是为明帝。司空王导辅政。
○四月,周顗为王敦所害(269一)。按:元帝遣侍中王彬慰劳王敦。王彬向与周顗友善,先往哭周顗后见王敦,斥其杀戮忠良.声泪俱下。
○十月,王廙卒(276一)。按:王廙虽附从兄敦作逆.元帝犹以姨弟之亲,深痛愍之。丧还建康。太子绍亲临拜柩.如家人之楼。
公元323年 - 公元332年 王羲之21-30岁
引用:
公元323年[癸未] 太宁元年 二十一岁
○四月.王敦以王彬为豫章太守。
○六月.立庾氏为皇后.后兄中领军庾亮为中书监。
○八月。以安北将军郗鉴为尚书令。
○十一月,王敦欲强其宗室.以其兄王含为征东大将军、都督扬州、江州诸军事.以王彬为前将军、江州刺史。
○十一月.谢鲲(幼舆)卒(281一).按:据出土的《谢鲲墓志》。其辞曰:“晋故豫章内史、陈国阳夏谢鲲(幼舆),以泰宁元年十一月廿□日假葬建康县石子冈,在阳大家墓东北□丈。妻中山刘氏。息尚(仁祖)。女真石。弟裒(幼儒)。弟广(幼临)。旧墓在荥阳。”
○王洽(敬和)生(一358)。
○《谢鲲墓志》
公元324年[甲申] 太宁二年 二十二岁
○六月,王敦再次起兵反晋,以兄含为元帅。明帝征王邃、祖约、苏峻还卫京师。
○七月,王敦卒后.兵众溃散.王含、王应父子逃遁.投奔荆州刺史王舒.舒沉王含父子于江。按:王含字处弘。王敦之兄。子王应,字安期.王敦无嗣,以乇应为养子,以父子相称.
○石勒将石生还屯洛阳。
○七月,王敦卒(276一)。
公元325年[乙酉] 太宁三年 二十三岁
○五月.后赵寇掠河南,颖川太守郭默军败,司州刺史李矩卒.司、豫、徐、兖之地皆陷于后赵,晋以淮河为境。
○王舒为安南将军、广州刺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