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.关于创作
本次国展共收到稿件四万多件,但由于不收参评费的缘由,导致大量业余作品在投稿之列,所谓老干部体、青少年宫体、江湖体等等,五花八门,尽收眼底。所有评委都感慨:业余之最无过此次国展!因此分组初评时淘汰作品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,说实话那真是不用第二眼的。我发现了一个规律:投票号在15000前的业余作品最多,高手一般都在最后的临门一脚。有时甚至出现一捆中(每捆100张到200张不等)竟只挑出五件作品。 “老干部体”成为初评时最大出现频率词。此轮中稍有训练者皆能让人驻目而得以进入下一轮。
随着评审的深入,好作品逐渐浮出水面,即从初评终审开始评审渐入佳境了,直到终评700件参展作品尘埃落定,本届展览作品格局已现。
下面以终评入选的行草书体为例,请大家看一组统计数据。
时风 46
王铎 8
综合 68
黄庭坚 6
祝允明 2
旭素 6
二王体系 53
倪元璐 1
章草 7
傅山徐渭 1
何绍基 15
颜真卿 22
吴昌硕 1
米芾 28
白蕉 11
苏轼 23
个性书写 19
赵孟頫 4
赵之谦 9
谢无量 1
欧阳询 5
汉草 2
碑体行书 1
鲜于枢 2
吴琚 1
唯美新体 38
八大 3
王宠 3
董其昌 2
刘墉 1
共 389件(和最后入展的行草书体数量可能有所小出入)
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,本届国展入展最多的行草书体取法丰富,传承清晰:宋四家独缺蔡襄,元代少了杨维桢、康里巎巎,明代除了文征明外,基本涵盖了历代经典书家,而在初评复评时这些历代名家皆有影子闪现。
从表中可以清晰看出占据前四名的分别是“综合风”、“二王体系风”、“时风”和“唯美书风”。